日德防長舉行視頻會議(圖片來源:德國防長推特)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3日消息,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與德國國防部長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舉行了視頻會議。報道宣稱,在會議中,兩人就“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構想”達成一致,討論牽制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活動,還對海警法表達了所謂“關切”,日德防長就加強兩國國防上的合作與交流達成意見一致。 報道披露,在視頻會議中,岸信夫還宣稱,臺灣局勢穩定“對日本乃至于國際社會的安全保障至關重要。期待各方可以進行直接對話,和平解決問題”。 同時,兩人在會議中就今年夏天日德海軍聯合演練進行了磋商,就德國護衛艦赴“印太地區”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共同進行聯合演練進行了進一步調整。 日本最近頻頻煽風點火,試圖拉其他勢力干預臺海。上月底,日本和歐盟舉行領導人會談并發表聯合聲明,里面就出現類似內容:“強調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當時,就日歐聯合聲明內容,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臺灣是中國領土,中方絕不容許任何國家以任何方式插手臺灣問題。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就臺海局勢而言,兩岸統一就是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穩定的最佳答案。奉勸日方不要把手伸得太長,更不要再四處煽風點火。 而在本月初,日本和澳大利亞兩國政府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了外長和防長“2+2”磋商,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也首次寫明“強調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等內容。對此,《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稱,日本和澳大利亞站在一起,該聲明措辭強硬,在一系列問題上攻擊北京,包括東海和南海的領土爭端、中國新的海警法等。 大放厥詞!岸信夫炒作“臺灣問題”  據日媒披露,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在第八屆東盟防長擴大會視頻會議上大談臺灣問題,稱“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也出席此次會議,并在發言中強調,在涉臺、涉疆、涉港、南海等問題上,中方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的決心意志堅定不移。然而,日本媒體對中方表態“一筆帶過”,卻對岸信夫公然干涉中國內政表現興奮。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岸信夫“點名批評”中國今年2月實施的海警法存在問題,并宣稱“(海警法)不得損害相關國家正當權益”。他還在發言中特別提及,“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不僅對地區,而且對國際社會也至關重要”。岸信夫聲稱,“日本希望當事雙方通過直接對話和平解決(兩岸)問題”。日媒稱,這是日本首次在有中國官員參會的情況下,直接提及“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此外,岸信夫繼續老調重彈,宣稱中國“正在以單方面力量試圖改變東海和南,F狀”。 日本富士新聞網將岸信夫此次涉華表態形容為“劍指中國的決絕發言”,并炒作稱“容易顧慮中國的日本,回到了正常方向,把差點被中國拉攏的東盟諸國,重新帶回自由主義陣營,應該高度評價其發言”。  專家表示,在找尋掣肘中國、攻擊中國的抓手上,日本最近比較積極,先后對香港、新疆、臺灣等問題指手畫腳。實際上,日本這些所謂“主張”沒有任何意義,反而讓中國民眾對日本的不信任感更加強烈。目前的日本,對于中國有一種自卑和自大的復雜心態,還沒有真正從認識上轉型,接納現在這樣一個中國。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成果顯著,反觀日本應對疫情不力,經濟復蘇更是乏善可陳,兩國形成鮮明對比。日本政府和媒體對于這種落差,尚未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旨在維護國家主權、更好履行海警機構職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警法》于今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就日方一再炒作海警法及部分外國政客對海警法表達所謂“關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強調,中國海警是國家重要的行政執法力量,制定中國海警法目的是要明確海警機構的職能定位、權限措施和保障監督,確保海警維權執法、對外合作有法可依,有助于中國海警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職責和國際條約項下的義務,維護海上良好的秩序。制定海警法是中國全國人大正常的立法活動,草案的有關內容符合國際慣例和各國的實踐,中國的涉海政策沒有改變,我們也將同有關的國家一道通過對話協商妥處矛盾分歧,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方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日雙方應該根據中日的四點原則共識精神,通過對話管控分歧,維護有關海域的和平穩定。 日美將舉行“史上最大規!标懮宪娧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道,岸信夫在記者會上透露,6月24日起至7月11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將聯合美國陸軍在全國范圍內的駐屯地和演習場,共同開展代號為“東方之盾”(Orient Shield)的實戰演習。所謂“東方之盾”是指美日為應對假想的軍事情況,每年開展的聯合實戰訓練。 報道稱,在今年3月的日美防長會議上,雙方確認為強化軍隊的適應性,將實施更高強度訓練。因此,今年日美將派出約3000人參加演習,創下史上最大規模。 岸信夫表示,隨著日本周邊安保環境日趨嚴峻,加強自衛隊和美軍之間的合作非常重要。通過訓練,希望進一步加強日美同盟的威懾力量和應對能力。 “雖然未對中國‘指名道姓’,但是日美大規模軍事演習的目的性很強,就是針對中國!避娛聦<冶硎,其中主要包括釣魚島方向和臺海方向兩個戰略目標。日美把中國作為最大的假想敵練兵備戰,其實就是發揮日美軍事同盟在地區事務中的主導作用,建立共同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體系。 日美屢次把中國當成假想敵和遏制對象,罔顧事實搞“小圈子”的做法和言論是導致亞太地區局勢緊張的原因所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國家無法正?创袊陌l展,“酸葡萄心理”導致其對中國莫名其妙的擔心。中國始終為維護地區與世界的和平穩定貢獻力量,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才是真正的麻煩制造者。 日本加大力度支持國防工業  據日本共同社6月22日報道,日本海上自衛隊新型護衛艦“FFM”命名及下水儀式22日在三菱重工業公司長崎造船廠(長崎市)舉行,該護衛艦命名為“能代”。這是日本最新建造的30FFM型護衛艦3號艦。與以往的護衛艦相比艦體更為緊湊以節省人力,還具備掃雷能力!澳艽碧柖ㄓ2022年服役。約50人出席了下水命名儀式。 據介紹,“能代”號護衛艦全長132.5米、寬16米,標準排水量3900噸。約90名船員中計劃安排約10名女性自衛官。30FFM型護衛艦的首艦“最上”號和二號艦“熊野”號分別于今年3月和去年11月下水。該型護衛艦采用了高度隱身化的設計,其最顯著特征就是采用了一體化綜合桅桿。艦艏擁有一門Mk45 Mod4型62倍徑127毫米艦炮,使用增程彈射程可達117千米。 另外,該艦裝有2套總共16個單元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可以攜帶“標準”-2防空導彈,也可以以“一坑四彈”形式密集裝載改進型“海麻雀”防空導彈,防空火力可謂非常強大。此外,該艦還搭載有8枚日本最新研制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對大型水面艦艇實施攻擊。 
日本防衛省和日本自衛隊正在加大力度支持國防工業在重大項目上的合作,目的是提高本土防務能力。這一努力反映了日益嚴重的經濟制約因素,以及加強自力更生的相關要求。防衛省稱,其工業參與戰略將通過項目來引導,使本土企業能夠在涉及進口國防設備的兩個接觸渠道中發揮更廣泛的作用:制造零部件和系統;以及提供全面的維護、維修和大修能力。包括正在進行的計劃——在日本國內組裝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戰斗機,并加強國家的防衛部門中小企業網絡。 防衛省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日本國防工業基礎薄弱,這些努力是對這一特點以及2019年該國的國防政策(《長期國家防衛計劃大綱》(NDPG)和《五年中期防御計劃》(MTDP))加強國防工業基礎的要求的直接回應。防衛省和日本自衛隊(正在努力)通過確保高性能設備的生產、實現高運行效率來克服挑戰——例如由于多品種、小批量生產而導致成本高昂、缺乏國際競爭力等。 包括三菱重工和富士通已經參與為日本“宙斯盾”戰斗系統生產顯示系統和聲吶部件。最近的一個項目是日本公司與波音公司合作,為日本航空自衛隊的四架訂購的KC-46A“飛馬”加油機生產16%的機身結構。日本公司還將為2017年簽約的飛機提供MRO支持。第一架飛機預計將于2021年晚些時候交付。 防衛省強調的另一個例子是2021年分配的價值66億日元(6050萬美元)的撥款,用于建設機庫,為日本和美國軍隊運營的貝爾波音V-22“魚鷹”傾轉旋翼飛機提供MRO支持。  今年早些時候,日本防衛省證實,日本在名古屋由三菱重工運營的總裝和檢驗中心組裝F-35戰機的計劃仍在繼續,與進口成品飛機相比,這一決定與本土組裝成本下降有關。此前,F-35國產組裝成本高于進口。除了這些參與日本自衛隊計劃的項目,防衛省的其他工業優先事項包括加強供應鏈和促進出口。 該發言人表示,防衛省目前正推出措施,“加強中小企業的供應鏈風險管理”。該計劃的目的是加強防衛省對本地中小企業能力的了解,以解決供應鏈漏洞。 自2014年解除國防出口禁令以來,日本一直在推動國防出口。該國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交易是在2020年8月宣布的,其中包括一份來自菲律賓的1.03億美元的合同,用于轉讓三菱電氣公司的J/FPS-3防空雷達。日本政府正尋求通過向客戶提供低息貸款來提振出口。對當地工業項目的進一步支持,是防衛省內部支持增加國防預算的背后原因。 在2021財政年度,日本的防衛支出為5.34萬億日元(490億美元),比2020年的5.31萬億日元增加了0.5%。2021年的預算是防衛撥款名義上連續第九次增加。 反華“小圈子”是一戳就破的“紙老虎”  美國的“小圈子”外交本就是逆時代潮流而動,終究成不了氣候。美日等國無論如何惡意“使絆子”,也阻擋不了中國發展的腳步。 就在他們蠅營狗茍搞反華小動作的時候,中國人剛剛歡度了端午小長假,中國各地消費市場一派火熱氣象。中國國內旅游收入294.3億元,同比增長139.7%。在各地發掘“夜經濟”、發放補貼紅包等新一輪促消費活動帶動下,內需潛力加速釋放。如此鮮明對比場景背后的隱喻是極其深刻的:只要中國辦好自己的事,時與勢就在中國一邊。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和超大市場規模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在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國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種壓力和嚴峻挑戰。在美國的糾集下,中國未來可能會遭遇越來越多來自西方國家的惡意挑釁。而中國的態度清晰明確: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通過霸凌手段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中國、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阻撓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 6月10日,中國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就是中國堅決維護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最新宣示。中國發展的目標是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國歡迎在公平公正基礎上的良性競爭,但不接受相互攻擊、你死我活的惡性競爭,不允許任何人剝奪中國正當發展權利。 歸根結底,無論是“價值觀外交”、還是“系統性挑戰”,無非都是至今仍沉溺于“冷戰舊夢”中的美國用以維護其霸權體系的幌子。美日作為發達國家,本應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多做實事,現在卻忙于搞“小集團”政治和偽多邊主義,誠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時所說,“美國病了,病得不輕,七國集團還是給美國把把脈、開藥方吧”。美西方這場政治表演最終會在歷史上留下恥辱的一頁。 來源:環球網、海外網、中國航空報等綜合 |